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丨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用一个展览解码大熊猫的前世今生

弘博网 2023-10-07


长久以来,“国宝”大熊猫一直担任着中国的形象大使。全球范围内,没有大熊猫入住的动物园绝称不上是世界顶级动物园,从好莱坞的功夫熊猫到社交媒体上被疯狂转发的大熊猫视频,“大熊猫热”风靡世界,从未降温。那么,我们在欣赏大熊猫可爱的同时,对于大熊猫又了解多少呢?


为了向公众普及大熊猫及相关科学知识、宣传中国保护研究大熊猫的卓越成就,2019 年,正值大熊猫科学发现 150 周年,重庆自然博物馆便推出了 “熊猫时代——揭秘大熊猫的前世今生”大型原创科普展览,以生态文明建设视角,讲述了人类与大熊猫家族同行800万年来的科学故事。为此,弘博网也特别采访到此次展览的策展人、重庆自然博物馆馆长欧阳辉,为我们介绍展览背后的经验与思考。


 “熊猫时代——揭秘大熊猫的前世今生”展览宣传片


大熊猫展览展示题材上的重大突破


谈起策划此次大熊猫主题展览的原因,欧阳辉表示,重庆自然博物馆与大熊猫一直有着深厚的历史情缘。1944年,中国人制作的第一件大熊猫标本曾以生境复原的方式在中国西部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前身)展出。1939年,一只活体大熊猫首次进入中国的动物园——重庆北碚公园饲养,并向游人公开展示,而重庆北碚公园当时为中国西部科学院管辖,该院同样也是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前身机构之一。基于这样的历史渊源,再加上博物馆通过数十年的积累,拥有较丰富的熊猫化石和现生大熊猫标本收藏,初步具备了展示大熊猫由来之实物证据、知识体系和专业团队,使得策划大熊猫主题展览的想法得以萌生。


中国西部博物馆,为重庆自然博物馆前身


2016 年,在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开馆不久,85岁高龄的古熊猫专家黄万波先生向重庆市文物局提出了举办大熊猫专题科普展览的建议。这个建议很快得到采纳,重庆自然博物馆随即组建了以馆长挂帅并汇集了动物学、古生物学等多学科专业研究人员组成的策展团队,正式开始展览筹备工作。


那么,究竟如何将大熊猫这一广受欢迎的展览主题,讲出新意,并让公众对熊猫在“萌”之外有更多了解呢?为此,策展团队将目光瞄向历史深处,既展示现生大熊猫,也展示熊猫化石,实现我国在大熊猫展览展示题材上的重大突破。


在整理标本和查阅文献的过程中,策展团队发现熊猫宗族在华夏大地已生存繁衍了800多万年,这与人类从猿到人的演化历史大致重叠,更令人惊讶的是,代表熊猫宗族演化鼎盛时期的巴氏大熊猫化石,北至周口店,南抵海南岛,在华夏大地上有着广泛的分布,许多人类化石产地都伴有熊猫化石产出,这就引起了策展团队对熊猫与人类关系的进一步思索。


熊猫化石


与此同时,在考察了各馆既有的大熊猫展示,策展团队发现既有展示普遍缺失大熊猫演化这块重要的科学内容,于是决定把弥补这一不足作为此次展览策划的着力点。“演化”是一个科学概念, 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策展团队把宣传现代综合进化学说作为展览的传播目标之一,具体实现方式是不仅要介绍物种特征,同时也要介绍数百万年来地球气候环境变化以及对生物界的影响,宣传达尔文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思想。


在策展团队扎实的学术研究和相关科研机构的学术支持下,展览最终定名为“熊猫时代——揭秘熊猫的前世今生”,为观众科普大熊猫的演化轨迹,讲述人类与熊猫家族同行 800 万年来的故事。


展览海报


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视角讲述熊猫故事


欧阳辉介绍,在确定展览主题并梳理馆藏优势后,策展团队便开始思考如何科学构建展览内容脉络。此次展览通过与科研机构、兄弟博物馆联合办展的方式汇集了约200余件不同演化阶段的熊猫化石、伴生动物化石、现生大熊猫及共生生物标本、古人类化石模型,加上1000 余件各类辅助展品,共同呈现了一个面积达1600平方米、展线近400米长,融汇了发现与研究、保护与文化、科教与文创等内容的大熊猫专题展览。


展厅


此次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为“熊猫大事件”“揭秘大熊猫”“大熊猫演化”以及“保护大熊猫”。


1

“熊猫大事件”


从大熊猫热门事件入手,以时间轴分别记录了现生熊猫大事纪和古熊猫大发现,介绍了从 1869 年现生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到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大熊猫——WWF标识原型“熙熙”,以及迄今已知的 5 种古熊猫化石的科学发现与命名。

2

“揭秘大熊猫”


展示大熊猫的今生,主要介绍大熊猫的外形、骨骼、肌肉等生理及生长发育特征,探讨大熊猫的分类位置以及它们的生存策略,包括食竹特性和育幼行为等。展览中借助一系列问题有效地激发起观众的探究欲,同时也起到串联熊猫科普知识的作用,比如探讨食性改变所引起的大熊猫形态变化,大熊猫“伪拇指”的秘密,以及大熊猫幼崽的“早产儿”现象与发育机制等。


展厅


本单元还特别展出了利用生物塑化科技制作而成的大熊猫标本。“这套大熊猫塑化标本表面上有点吓人,但实际上标本已经过塑化技术处理,原有的肌肉组织被稳定的高分子材料置换,无毒、无气味,防腐,对人体无害。大熊猫塑化标本全世界只有这一套,将同一个体的皮张、肌肉、内脏和骨骼做成了4件标本,非常珍贵,它们与棕熊的4件套标本对比展出,是展示内容的需要,辨别动物不仅要看外貌形态,更要看内部结构。大熊猫与棕熊的内部结构很相似。”欧阳辉介绍道。


大熊猫塑化标本

3

“大熊猫演化”


从生活在距今 2300 万年前的祖熊说起,介绍了大熊猫由始熊猫、小种熊猫、武陵山熊猫、巴氏大熊猫到现生大熊猫的演化历程,与禄丰古猿、巫山人、建始人、北京人、柳江人的生存时期基本对应。这一单元同时展示了熊猫骨架模型、古熊猫及其伴生动物和古人类的化石标本,对比讲述了大熊猫与人类同行的演化故事,揭示了不断扩大的人类活动对大熊猫生存造成的威胁,引发观众对生态伦理观的深思。

4

“保护大熊猫”单元


保护好作为“旗舰物种”和“保护伞物种”的大熊猫,其实也是解锁其它物种保卫战的密码。因此,本单元介绍了影响大熊猫生存的各种原因,包括栖息地破碎化、遗传多样性下降、气候变化、竹子开花和不可忽视的人为因素等。同时,还介绍了为保护大熊猫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生境保护、圈养繁殖、法律保护以及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等。展览最后,策展团队也向公众发出了倡议,引发观众对大熊猫保护的思考。


展厅


科学与艺术融合,为远古生命保留鲜活记忆


欧阳辉表示,为了让观众在观展过程中,不只关注展品展项本身,同时在艺术氛围的渲染下体悟展品与展览主题间的潜在逻辑关系,策展团队在展览的美感方面也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展览空间依照展示主题和内容单元,大致分为前世和今生,形成“古”与“今”的对话;参观动线则通过一个个呈岛链式延伸的创意展项,为观众打造自然流畅的参观路线;展厅灯光及色彩应用则致力于“古”与“今”的对话,其中“大熊猫演化”单元,展台陈列人类头骨,对应的古熊猫骨架一字排开,更是借助光影,将骨架投射在倾斜的白色背景(光膜)上,配合投影灯投射出的古熊猫的种名,营造出科学兼具艺术的展览氛围。


展厅


与此同时,科技的发展也使各种新技术、新工艺越来越频繁地应用于博物馆展览之中。此次展览结合仿真生境复原场景、多媒体三维影像、装置艺术等营造突出主题表现的环境气氛,以短视频、三维立体影像等方式加强动态呈现。通过多媒体互动查询系统、二维码等辅助展示手段拓展内容链接,结合“熊猫知识 100问”“熊猫拼图”互动触屏游戏、3D 打印技术体验等环节与观众互动,形成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展厅


其中,展览最重要的学术技术成果则是对熊猫等破碎化石的数字化复原。利用数字复原技术,将古熊猫的复原模型,包括大熊猫不同演化阶段的4个古熊猫代表种——禄丰始熊猫、小种熊猫、武陵山熊猫和巴氏大熊猫依次以完整骨架呈现,让普通观众首次看到了过去只保留在科学家头脑中的内容。数字模型可提取骨骼、肌肉、皮毛等不同复原状态,不仅能转化成经典的二维图件用于研究论文和科普读物,还可以应用于影视动画,甚至在电子游戏中得以发展(如带科普性质的古生物游戏),同时也成为了各类文创产品开发的基础数据包。


以上这些均是在国家艺术基金动物考古艺术复原人才培训项目的支持下,由重庆自然博物馆与四川美术学院合作完成的古熊猫 3D 复原工程成果。成果转化出的 3D 打印古熊猫骨架以及古熊猫头骨和骨架水晶内雕模型,成为支撑“大熊猫演化”单元的主要实物展品,充实了展陈空间,增添了展览的科技含量,它们与靠传统技法复原的骨架同台展出,较好地向公众传播了新科技在古生物复原上的应有。将科学和艺术融合,这不仅让古生物学家对其研究的对象获得更为丰富、生动的视觉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让传统平铺直叙研究所涉及的、早已消失的远古生命,能在公众的心中留下鲜活的记忆。


3D复原打印的大熊猫骨架模型


获得广泛好评,即将开启巡展计划


据了解,此次“熊猫时代——揭秘大熊猫的前世今生”展览实行购票参观,自开幕以来,现已接待观展游客近43万人次。对于此次展览的效果评估,欧阳辉表示,总体而言,此次展览获得了很高的社会评价,可以从三方面人群的观后感说明:一是展览完成后组织了高规格的专家组效果评价,一致认为该展选题好,内容好,效果好,时机更是抓得好,古今结合展示大熊猫的前世今生,是大熊猫展览在内容选材上的重大突破,数字化复原技术应用于展览是重要的创新;二是展览行业的专业人士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更有人士认为这是以单一物种为主要展示对象,做得既深透又疏朗的一个展览,在艺术与科学相融合方面处理得恰到好处;三是普通观众,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众对于此次展览的满意度高达98%,普遍认为学到了知识,以后会更自觉地去保护大熊猫、保护野生动物,其中最感兴趣的部分是对现生大熊猫的展示。而对于展览的下一步改进方向,欧阳辉表示,展览之后会进一步丰富互动展项,以让观众在观展过程中获得更为丰富的体验。


观众寄语


据了解,3月18日在重庆自然博物馆恢复开放后,“熊猫时代”展览已实行免费参观。同时,此次展览作为特展,也将开启巡展计划,并作为出境展览项目储备。“目前已经有多个国家想要引进此次展览,展览开幕当日就有荷兰领事馆的副馆长提出前往荷兰展览,日本、俄罗斯等国家也对展览表示强烈的兴趣。”欧阳辉说道,“但当下我们更倾向于在国内进行巡展,一是好的展览本来就应该先在国内巡展,让更多的中国人看到;二是大熊猫出境展览审批严格,部分老旧标本并不适合出境展示,我们也已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联系,由中心提供皮张,由我们组织制作,新制10件大熊猫标本,大约要花两年时间。”


结语:

策划大熊猫主题展览是大熊猫保护科普宣教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发挥大熊猫旗舰物种号召力、启发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建立正确的生态观和保护观,认同生态文化的重要手段。此次展览通过联结历史与现实,实现国内大熊猫主题展览的新突破,为观众展示了大熊猫的起源、演化及保护,并重新思考人与大熊猫、与自然的关系,正如展览结尾所说“或许,这才是国宝大熊猫的正确打开方式”




资料来源:重庆自然博物馆

编辑:大侦探



开馆在即,防疫关键时期如何保障观众参观?

(戳图了解一下)


新品上线:博物馆24h

刚刚,文物与博物馆专硕国家线公布!

洛阳牡丹博物馆将于明年对外开放

等疫情结束,有方舱医院或将作为博物馆保留下来

2020年度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重点项目公布,广东省博物馆入选!
2019年度“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申报数量创新高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挂牌成立

北京发布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未来15年规划

“云上国宝音乐会”把音乐会搬到国宝前

敦煌研究院与华为合作推出全新的莫高窟游览体验省博邀你来看展!

“琼”尽全力——海南战“疫”特展开展

山西旅游发展大数据显示 晋祠博物馆最受关注

20项考古新发现入选终评,“十大考古新发现”究竟花落谁家?

陕西将历史古迹和文物保护纳入公益诉讼

关于开展2020年国际古迹遗址日“共享遗产”主题活动的通知

回顾往期精彩

避免全员失业,这家博物馆有妙招

博物馆陈列设计与展览项目管理高级研修班将于近期在线举办

招聘|文博单位相关招聘信息汇总(4-2)

不能“请进来”,如何“走出去”;——博物馆抗疫闭馆催启未来发展“六大转变”的思考

通知|第十三次科技博物馆理论研讨会征稿开启
动森出圈的背后,除了与游戏碰撞,博物馆还能从中学到什么?
美国疫情持续蔓延,两家博物馆宣布裁员

春暖花开,博物馆行业又添四家新馆!
2019年度“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初评工作将于近期启动!

美国疫情持续蔓延,两家博物馆宣布裁员

动森出圈的背后,除了与游戏碰撞,博物馆还能从中学到什么?

重磅!博物馆如何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15年的规划指明了方向

战“疫”特展来袭!搭配特刊看海南如何“琼”尽全力

点击在看,关注展览如何讲述大熊猫的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